福州创投分享组

共享经济、硬件or软件、互联网+教育/医疗,如何判断各领域机会剩余?风和投资创始合伙人、阿里前CTO吴炯答疑现场(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吴炯

风和投资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

阿里巴巴集团前 CTO/天使投资人。

风和投资特别关注互联网、高科技、移动医疗等方面的创业公司。



本文约 2200 字,阅读约 5 分钟。


问一:

如何判断投资的领域是否有机会?比如互联网教育,移动医疗这些领域。

吴炯:

我觉得互联网教育这个领域非常有机会。


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很多人都在谈论,应该经历一个比较大的体制改革。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中间,互联网可能会起一个很关键的作用。


中国的教育市场体量很大。比如新东方一开始只做英语培训这一块,他的体量就已经做到这么大。几年之前我投资了学而思,现在他的市值已经超过新东方了,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里,市值最大的一个教育公司。


移动医疗在中国非常有潜力。


首先社会大环境,为整个医疗提供了一个大的不可想象的市场。整个中国的 14 亿人,而且人口出生率非常低,意味着人口的构成在急速老化。老年人越来越多,就意味着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就会越大。


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者在健康医疗领域里的花费连美国的 1/4 都不到。在 GDP 高速增长的同时,这一部分也在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医疗的制度也没有经历市场化的改革。现在医疗领域服务的主体还是公立医院。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都在公立医院里。


但是这样的制度实际上已经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生存瓶颈。推动市场化改革、推动医生多点职业、推动分级诊疗,也是政府这几年积极推荐的事情。医疗行业的人不管是医生、护士、还是院长、官员,都是比较保守的人。这就意味着 IT 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比其他行业一直滞后很多。互联网化在医疗行业还是非常不够的。


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互联网化、市场化、老龄化使得医疗健康这个行业有非常大的潜力。所以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如果能发挥智慧、很多创新的话我是非常看好的。


微医是我在 11 年底投资的第一家移动医疗行业的公司,在同行业里已经是一骑绝尘。标志性的成功就是 15 年他拿到了互联网医院的第一张官方执照,使得在网上诊疗、开电子处方都成了一个官方认可的合规医疗行为。互联网的问诊量这几年发展的非常非常快。


他的医院在这几件事非常拿手:


1. 复诊,慢病管理。吃 2 礼拜药之后看看是不是需要再吃或者改药。通过网络视频、沟通一下就能解决。


2. 慢性病。比如糖尿病,3 个月药吃了要去看一次病,开下面 3 个月的药。互联网非常拿手,解决老年人往医院跑一趟不方便的事情。开个电子处方,送药上门,这是多方便的事情。


3. 分诊导诊。我知道哪里不舒服,但是不知道该去哪个科,哪个室,看哪个医生。先上互联网医院,有个全科医生,帮你咨询、挂号。


微医的模式给众多病人带来了很多方便,也减轻了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

问二:

如何看待知识共享,共享经济,或者是共享充电宝这些领域?

吴炯:

知识共享这个领域,我觉得非常有前途。


我非常看好这一类,比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很可惜我遇到他的时候公司的估值就已经很大了。很可惜我没有在他刚创业的时候早一点投资他。他现在特别受投资人的追捧,公司的市值已经相当高,我们现在都可能挤不进去。


共享经济是从国外的公司比如 Airbnb、Uber 这两家开始提出了共享经济的概念。这个概念的确非常有创新。最大的社会效益是盘活了闲置资源,把空置的房屋,利用率比较低的车子,闲置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


本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很可惜任何的东西都不能把他推到一个极限。如果过了头就会造成很多滑稽的现象。最终的结果不单单是滑稽,可能是很多社会资源的浪费。


我觉得共享充电宝这样的项目,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很多的投资人血本无归,这个项目也不能走到哪里去。


这里可以多讲几句共享单车。至少有几十家公司在做共享单车,现在有一句笑话是:颜色已经不够用了。


像摩拜或者 ofo 刚创立的时候,他的商业模式是有道理的,算算账是算的过来的:一天用几次,车的成本是多少,押金还有投资收入,押金还有理财收入。但问题是,资本过热之后,这么多家进入这个行业,这里面的账就算不过来了。本来一天可以骑 7-8 次,现在只有 1-2 次。这个账马上就算不过来了,这些企业都会长期亏损。


有人说这个会不会像快的滴滴 Uber 这样合并,整合了大家就好了。但是我对整合的前景悲观。单车不像汽车,不存在一个网络效应,不存在一个越大的平台越来越大。在共享单车的领域里,没有这么一种效应。


所以我的预测是,群雄并起,几十家共享单车的局面,会长期存在。而且共享单车的领域,进入门槛的领域非常低,资本的门槛也非常低。


回过头来再说说共享充电宝,我觉得这是一个比共享单车更加荒唐,更加烧钱的主意。这个市场会很快消失,让投资人进来会亏得血本无归。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当初的诺基亚充一次,用个 3、5 天。后来出现了智能手机,大屏的耗电量大。有限的一段时间里,电池的容量增长没有赶上手机耗电量的增长,才出现了充一次用半天就没电了。


但是电池的容量在增长,电池技术在发展。我的预测是: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电池的技术就会赶上来。几年以后,又会出现诺基亚手机的那个状态,充一次用个 3、5 天。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充电宝产业都会消失。充电宝都会消失,我们还会需要什么共享充电宝。

问三:

针对手机领域的一些细分市场,比如针对中老年群体的生活场景,解决一些生活不便和家庭信息共享的问题。您是怎么看待手机这个红海市场的,如何在细分市场突围?

吴炯:

手机的细分市场,我总的来说不太看好。


因为不需要在硬件上面做区分,在软件上面去解决就好,比如女性手机。还有老年手机,你把他当成老年手机去卖,你就卖不好。很多老年人都不服老,你叫老年手机,他们就不愿意买了,因为买了就等于承认自己老了,而很多人心里都不太能接受这个。


硬件的创业,比软件创业难得多,他千头万绪:找供应商、包工厂,很多细节要打磨。硬件创业非常不容易, 没有这个思想准备,没有这个基础,我建议你不要去趟这个浑水。


如果能做纯软件,就做纯软件,创业会比较容易。如果今天创业还想做手机,我还是劝你一句不要去趟这个红海了。


当时雷军做了小米,虎虎有生气,给大家一个错觉:好像做硬件蛮容易的,挑战苹果好像也不那么难嘛。实际上你今天看到做硬件有多难了:连小米自己都摇摇欲坠了。

问四:

现在有好多的微商和微分销!如何决策创业方向?

吴炯:

微商有一段时间蛮热的,口袋购物,估值到了好多亿,可能都到独角兽了,就是在微信上面卖东西。


现在实践下来应该有个结论了:微商在小的范围内能够生存,但是没有大家期望的这么高,能够挑战淘宝的地位。


实际上也很简单,大家平时买的东西,绝大部分的东西,都是向生人买的。只有很少的东西,向熟人买,比如日用品,占的比例很少。所以微商,即使有这个需求在,也只是在购物需求里面很少的部分。


所以即使阿里做社交失败了,马云也不需要那么紧张。微信虽然再牛逼,可能也不会威胁到淘宝的根本。


微分销这个相对乐观一些。因为微分销指的是B2B的往来,大家做生意还熟人之间还比较多一些。


看了之后是否对于共享经济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想知道投资人怎么挑项目?企业需要“二次创业”吗?点击橙字跳转查看吴炯老师更多干货。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