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创投分享组

【中信建投房地产】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淡淡荼蘼香,行行辟蹊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行业——欢乐颂后的冷思考

国际经验下的大周期再审视

无论2016年房地产市场如何风生水起,关于行业大周期的讨论一直存在,尤其在抚养比拐点的背景下,人口红利的趋缓是地产行业未来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否劳动力人口的变化一定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机会的消散?当前地产行业正处在大周期的哪个位置?我们在报告的开始使用了海外发达国家置业人口(25-44岁人口,购房黄金年龄段)规模变化和房地产市场指标的关系,来为中国地产行业的大周期带来一些思考:

开工和投资:置业人口见顶对开工投资增速产生压制

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置业人口达到顶峰并减少,社会新增购房需求下降,叠加过去积累的住房存量,房屋供应相对充足,对开工投资增速产生压制,且规模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数据亦印证我们的逻辑,开工增速高点往往出现在置业人口高速增长阶段,提前置业人口见顶,其中美国提前19年、英国提前23年、日本提前6年。

房地产价格:人口拐点并不一定对应房价拐点

根据我们梳理的国际数据,置业人口见顶并不意味着房价的见顶,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的25-44岁人口规模见顶后,房价仍保持了多年的上行,其中真实房价峰值滞后置业人口峰值的时间长度分别为,美国6年、日本12年、法国15年,因此影响一个国家房价水平的是较为综合的因素,除了人口的内生变化,还包含货币政策等属性,简单拿人口拐点对应房价的争论是一个伪命题。

存量房市场:增量市场回落后的存量拓展机遇

从我们梳理的国际数据来看,存量房交易和置业人口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在置业人口见顶之后,各国存量房成交规模均继续保持了多年增长,较短的如美国成屋销售滞后人口5年见顶,而较长的如日本和法国,置业人口虽然分别在1978和1992年见顶,但之后二手房成交均继续增长,分别于2013、2005年才达到峰值,而韩国二手住宅成交在置业人口于2001年见顶后已经连续增长了10多年,由此可见,虽然置业人口见顶后新增购房需求下降,但社会整体房屋成交仍较活跃(主要通过存量交易实现)。


中国大周期判断:开工投资增速见顶  但房价未必

回到我国,我国25-44岁人口的规模在2012-2014年左右已经见顶,而新开工规模在13年达到20.12亿平方米的历史高位,同时经过近20年的扩张,我国的房地产库存也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位,我们测算的全国房地产库存面积在60.7亿平米,这还不包括已经拿地尚未开工的库存面积,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的角度而言,开工和投资的高速成长期已经过去,新开工规模和投资增速的历史峰值可能已经在2013年和2014年出现。但我国相对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一个优势在于,中国婴儿潮和回声潮(婴儿潮一代生育人口)间隔年份在主要经济体中是最短的,置业需求的代际承接相对较快,,在未来5年内,我们依然可以预期每年近40万的置业人口规模,周期的波动预计更为平缓。


回到房价,从国际经验来看,置业人口规模的见顶并不意味着房价增长的终结,我们认为中国房价依然具备上行的空间,而且未来这种上行将是呈现分化的格局。从英国美国等经验来看,随着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的房价级差将进一步拉大。


短周期销售:疲态显露,关注流动性变化

城市结构:二线领跑,一线走弱,三线起势

如果说2015年是一线城市的一枝独秀,那进入2016年,就是更多二三线城市分化和传导的过程,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85万亿,同比增长54%,其中二线成交增速逐步强化,我们看到二线城市中,除了南京、苏州、合肥等热点城市的量价齐升,天津、武汉、济南等省会城市去化也开始优化,持续兑现我们年初以来强调的二线城市脱颖而出的观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16年春节过后,除了二线城市的歌舞升平,我们也看到部分三线城市市场出现改善迹象,我们跟踪的73个三线城市1-5月整体成交同比增长38%,其中自15年底以来成交同比上涨城市占比逐步上升,从15年11月的55%上升到16年3月份的86%。从城市分布结构看,集中在主流城市圈周边的三线城市表现较优异,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区域。


产品结构:改善型需求不断强化

市场成交产品结构延续自15年来的风格,改善型需求占据主导,首置刚需保持平稳,在我们跟踪的主流房企成交结构中,90-170平米的户型成交占比再创历史新高,16年1-6月占比达到55%,90平米以下户型占比30%左右。同时考虑到全国二孩政策的落地,对于四房及以上户型的边际增加,我们认为改善型需求的热度维持是可以保障的。

高端产品总体成交依旧低迷,占市场比重常年维持在低位。但并不是所有城市的高端物业销售都存在压力,相反一线城市的豪宅成交量持续提升,根据CRIC数据,16年1-5月一线1000万以上豪宅成交面积在315万平米左右,同比增长78%,已接近14年去年成交水平,这不仅反映了一线城市对高端改善的强劲需求,同时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一线城市高端物业保值增值的特性。


随着置换需求的崛起,更多房源进入二手房市场,主流城市存量房成交开始活跃,自15年以来,一二线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增速均高于一手房,其中一线城市已步入存量房时代,15年至今,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占比长期保持在60%以上;二线城市二手房成交也逐步兴起,到16年已经达到近40%的成交比重。


二线房价环比涨幅首超一线

自14年10月份以来的价格复苏仍在延续,但进入16年,市场不再呈现一线城市一枝独秀的格局,二线城市房价在一季度开始发力,环比涨幅在今年5、6月份超过一线,这是近3年来首次,当前二线城市供需结构合理、去化处于历史低位,我们预计二线城市价格弹性仍有望延续。


尽管16年一季度以来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和一线城市拉近,但从房价绝对水平来看,级差却在逐步扩大,从百城房价数据看,16年6月一线样本住宅均价为37098元/平,是二线、三线房价的3.5倍、5.3倍,从全国数据看,16年一季度一线住宅均价也是二线的3倍、三四线的5倍,正如我们此前所述,国内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的价格差距扩大将是大势所趋。

土地:主流城市持续火爆,地王潮再现

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爆发

自一季度以来,政府供地规模逐步扩大,叠加资金面的持续改善,土地市场持续走强,我们跟踪的百城土地数据显示,1-6月百城土地出让金同比上升41%,但单月成交规模依旧处于历史低位,1-6月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仅增长0.5%,量稳价涨的局面并未改善,这背后反映了房企对行业日益谨慎的心态。从城市结构看,土地投资向一二线城市集中的趋势继续强化,与去年略有不同的是,16年以来一线政策的收紧叠加过高的地价影响,二线土地市场迎来爆发,1-6月二线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91%,占到上半年百城出让金的58%,创历史新高。


地王潮再现,关注后续供地变化

如我们在年初强调,随着“向一二线城市集中”一致预期的形成,主流城市遭到房企追捧,伴随着楼面价和溢价率的屡创新高,自15年末开始,07年以来的第四轮“地王潮”不期而至,从历史数据看,历轮地王潮往往出现在开工投资复苏的中段、销售改善的末端。


相较前几轮地王潮,本轮地王潮有以下特点:1、更充沛的流动性,15年末房地产开发贷余额是2009年的2倍有余;2、更大的成交规模,据CRIC统计,截至16年6月初,今年已经120宗地王、地价总额达到3189亿,创历次之最;3、二线城市成为主角,与前几轮不同,由于一线城市门槛的持续攀升,本轮更多房企扎堆二线城市拿地,据CRIC统计,16年1月至6月初,二线城市地王占比达到73%。

下半年展望:欢乐颂后的冷思考

信贷格局延长周期

从去年以来市场的快速增长除了需求结构的变化,最为核心的因素在于信贷的持续宽松,因此下半年而言,我们认为信贷政策的走向直接决定了此轮周期的延续性,从目前来看,年初普遍担忧的通胀和外围市场加息带来的信贷收紧预期可能会进一步滞后,这也将为房地产行业短周期的延续带来空间,我们判断这轮周期的长度可能比前几轮更长。我们梳理了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的开工增速周期,美、日、韩、英开工增速周期持续时间分别为5-6年、3-5年、3-5年、3-7年,在政策影响逐步趋弱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未来国内短周期可能向海外靠拢。


销售下半年展望:

自16年一季度以来,由于二三线尤其是二线城市的成交爆发,行业销售延续了15年以来的热度, 16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3%、51%,基于上半年的良好表现,我们认为全年销售增长已经确立,但考虑到15年下半年高基数影响,我们预计下半年销售增速趋缓是大概率事件,今年销售将呈现前高后低格局,考虑到流动性的释放高于预期,我们上调了年初的预判,预计全年销售面积增长12%。


在流动性和二线城市行情的拉动下,1-5月全国销售均价累计同比增长13%。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向一二线主流城市集中的趋势将继续强化,二线城市价格上升态势将保持,预计此轮房价同比上行周期将延续至明年上半年。

开工投资预测:维持复苏格局,但仅为反弹

正如年初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的,随着成交端持续上行以及企业补库存意愿的恢复,叠加政府供地节奏加快,投资端的企稳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得益于一季度以来活跃的土地市场,投资端如期在一季度末迎来企稳。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经济下行压力下稳增长仍是第一要务,高层稳投资的思路不会发生变化,在当前成交热度和流动性宽松仍延续情形下,开工和投资有望继续修复,我们上调全年投资增速至6%,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从行业大周期角度来看,中国开工投资增速高点已过,投资短周期复苏只能定义为反弹。


2企业:分化持续 理性嬗变

销售:有准备才有收获

大鱼与小鱼共舞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房企普遍交出漂亮的成绩单,1-5月TOP50的销售门槛首次破百,同比增加了94%;TOP30房企的销售门槛达到131亿,同比增长94%;TOP10房企的销售门槛达到363亿,同比增加62%,万科、恒大更是在5个月内销售额就已达到千亿规模,预计今年超越千亿的房企数量将超过10家。


此轮周期中龙头房企表现出与成长型房企相同的销售弹性,在我们跟踪的重点房企中,销售规模达500亿以上、500-250亿、250-100亿、100亿以下房企1-5月平均销售增速分别达76.4%、94.4%、114.2%和59.6%。从市场集中度来看,TOP10、TOP10-20、TOP20-50房企市占率分别达20.1%、7.1%和10.3%,较15年分别提升3、1.1和1.7和百分点。销售的高增长不仅仅是成长型房企的标签,龙头房企彰显出来的销售弹性反映了规模效应之下,行业的领军者对市场强有力的把控能力。

我们用14年下半年到15年上半年房企的拿地金额与近三年的平均拿地金额对比来衡量房企对扩张节奏的把握,在14年下半年到15年上半年加快扩张节奏,加大拿地力度的房企确实在本轮表现的要更为优异,而错过了补货时机的房企侧呈现出可售货值不足的尴尬。
产能挖掘的思考

龙头房企中扩张步伐相对稳健的房企更注重对单城市产能的挖掘,如万科、保利其单城市产能分别达40亿和27亿;中小型房企中,大多数企业单城市产能保持稳中有升,其中以融创为代表的区域深耕型企业依然是效率的代表,融创14年单城市产能高达89亿,在15年加大了扩张的步伐后单城市产能依然高达46亿。


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房企而言,面对日益高昂的地价压力和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异地大规模扩张适用性已不大,消费者对于大品牌的信任,使得大品牌更容易获取市场份额和溢价,因而挖掘区域市场潜力,扩大单位城市产能,深耕地方优势区域,先做强后做大的思路将是中小型房企获取质量增长可选择的思考路径之一。


扩张:战略趋同下的补库存路径

国企整合助推规模扩张

我们在14年年中策略就强调,国企、央企在资源禀赋和资金实力上的优势,使得他们能够从容调度资金,在土地市场上更容易攻城略地。在国企改革进程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的当下,各大国企、央企平台为了在今后的整合并购中充当更为主动的角色(水电系、中铁系),需要持续扩大地产业务的规模,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拿地“地王”最活跃的国企更为集中。


谨慎地王潮背后的风险

在行业周期回暖和国企整合需求的双重助推下,今年土地市场持续火爆,地王频现,今年的地王潮中同以往不一样的是,在城市回暖剧烈分化的情况下,地王区域的特点更为明显:1、向一二线城市集中。一、二线核心城市成为房企竞相追逐的战略高地,各线城市土地均价的级差已达到历史新高。2、面粉普遍贵过面包。我们选取了09年以及16年目前土地成交单价排名前十的项目,比较其成交时楼板价与周边房价的比重,结果显示09年时水平接近于1.0,而16年至今的地王已经达到1.2,虽然结论会由于样本选取的因素导致结果有一定差异,但是也确实说明了16年至今地王中“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更为普遍。3、合作抱团。16年至今我们整理的地王合作拿地宗数占到35%,远高于09年的5%。

3转型之路:从心花怒放到潜心耕耘

以国际化视野看房地产板块,我们一直认同在面临行业下行周期下,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各大中小型房企,积极布局转型和新思路是不可避免,顺应大势、启动转型的房企已经不在少数,但历经可谓百花齐放的14-15年,现在房企对于转型态度更为审慎,关注点也从行业估值转移到实操环节——如何践行转型之路:怎样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促成新业务落地生根,能否达成地产与新业务协同。我们依旧认为,聚焦地产业务的服务链条可能是最为合适的通道(包括金融化和后市场),尤其我国也正爆发着资产管理服务需求的历史机遇。

金控平台:基因契合,志在远方

大资管时代下,越来越多的房企通过收购优质金融资产的外延增长路径主动跨界金融。自去年房企多元融资渠道打开,叠加降息周期带来的融资成本下移,手握大量资金的开发商加快了投资并购节奏。泛海控股、新湖中宝、中天城投均已建立起自己的金控平台架构,今年房企加码金控平台布局仍在继续:陆家嘴将集团旗下的金融板块纳入上市公司,意在形成地产与金融的双轮驱动。

海外经验:混业经营契机下的金控机遇

身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与金融具有天然纽带,从前端融资到终端销售均延伸出多元化金融需求。房企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以及险资与房企不动产的匹配度都进一步印证了房地产的准金融属性。也正是因为行业与金融具有一致基因,对房企向金控转型形成助推力。以美国为例,各大地产商也在90年代纷纷涉足金融领域,为资深地产业务实现支撑。


混业经营的开始是金控发展的契机。从国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都是采取混业经营模式,出现分业转向混业也是国际趋势。目前海外金控的主体依然是以银行为主,并购为主要扩张手段,同时经营模式上常呈现为围绕主业展开多元化业务。


银行为主体,金融“脱媒”为动因

以美国这一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为例,传统商业银行转型为金控平台的动因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 内驱动力同时金融行业内部子行业间壁垒较低,同时业态存在互补性,协同效应强烈,驱动银行涉足非银金融业;2.外部动力在于金融资产结构多样化,非银金融行业在90年代前后迅速发展,对银行业个别业务形成替代效应,金融一体化强化金控平台的优势;3.,并有完善的体制平衡效率与风险控制;4.国际环境下的金融全球化促使金融体系以金控平台的形式,强化自身竞争力。


美国以制度创新推进金控发展,构建全球一站式服务金融平台

美国金控平台的形成,一方面是金融体系内部协同效应内生动力,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因此扩大系统性风险,因此日趋完善的制度创新是基础。,强化内部资源流动性,促成全球化金融平台的发展。美国十大金控平台ROE基本都高于美股均值水平,说明整体而言,金控在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方面都呈现优势。


海外金控客户导向鲜明,花旗集团即以一站式服务为特色的金控代表。在集团架构上,并非以业务性质划分,而是根据客户需求将板块分为全球消费金融、全球公司与投行、全球财富管理以及另类投资,分别对接经纪业务、企业服务、高净值客户以及其他投资需求。集团总部协调资源调配,统筹全局。


此外,从金控平台近期的发展趋势来看,业务战线有所收缩。花旗银行历经银行兼并的大银控集团,到以联合保险集团旅行者为标志的金融超市,再到2005年,剥离收益率偏低的寿险与年金保险业务,意味着公司进入围绕核心业务展开金融服务的新模式。花旗集团的业务变化说明金控平台“大而全”的导向有所调整,金控集团趋于向增值率高的板块侧重。

综上所述,海外尤其是美国金控平台的发展历程已有近半个世纪,其快速发展始于非银金融业的崛起,背后是资产管理需求的蓬勃增长。大型金控平台在市场增长时期做加法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而在市场成熟期完成布局,开始做减法,整体呈现更高的盈利能力。我们认为国内的金控还在做加法的阶段,首先非银金融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打通内部资源协同以加快板块布局是关键。

国内比较:市场化、业态均衡、资源共享是关键

三大金控平台的较量

国内平台成熟的金控以中信、光大、平安三大集团为老三家。三大平台相互比较,平安集团的表现更为突出。三家集团公司均是由金融业子版块逐步演进而来,其中平安起步于保险,中信起步于信托,光大则从银行开始逐步布局。从发展历程来看,平安起步最晚,但发展速度最快。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 管控结构差异导致市场化程度分化。三家金控平台中,平安股权结构最为分散,多为流通股份,.27%。而中信和光大均为国资控股企业,中信集团下辖行业众多,横跨金融与地产、能源等领域,管控半径较大;光大集团则在14年完成集团总部整合。相对而言,平安集团总部对于促进各金融子行业间的合作以及资源调配都更为积极,此外,保险行业的背景也为其注入更多的市场化因素。


2. 业态相对均衡利于协同效应的产生。由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资产比重依然非常大,银行对于资源端口的掌控远远强于其他版块,综合稳定性与绝对值,银行收益率相对优势显著,向外输出资源意愿不强,因此相对强势的非银板块与银行之间更容易形成协同,相对于中信和光大银行在业务结构中占主导,平安的保险业务强于银行:三大集团银行业务收入基本持平,但银行业务占比相差悬殊,中信与广大银行收入占比分别达69%和81%,平安银行占比仅25%,更大的收入贡献来自于保险,达74%,因此更容易形成资源互通。


3.金控平台的核心价值是资源共享。在客户迁徙的层面,平安集团有这方面的经验积淀,自2000年开始,平安保险各险种之间就有客户迁徙意识,收购深发展壮大银行业务之后,强化了银行与保险之间的交叉销售,至2013年率先在传统业务上嫁接互联网金融,搭建线上与线下迁徙通道,拓宽了对客户资源的溢出范围。目前平安集团已形成“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项服务、一站式服务”O2O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已经遍及从理财到买房买车等衣食住行各方面。这些因素都导致平安在资源共享层面更为突出。2015年核心金融公司客户之间的客户迁徙达1235万人次,与线上客户的迁徙达3146万人次,核心金融公司用户向互联网金融公司用户的迁徙人数达3292万人次。


对于这一点,中信与光大也有所强化,中信集团提出网点整合、联合营销等多角度促进资源共享,光大也力求转型,从邦联制向联邦制切换,同样是为了提升内部协同空间。

地产转型金控:前景光明,路漫漫上下求索

我们已反复强调了大资管时代以及准金融属性助推之下地产转型金控的光明前景,随着REITs的逐步放开也将为地产嫁接金融新增协同渠道。布局金控的地产企业也日渐增多,目前拥有多元化牌照的房企包括泛海控股以及陆家嘴,中天城投以及绿地控股业已斩获关键牌照。鉴于金融相对地产板块ROE仍具优势,利于转型后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但正如前文所述,在国内银行是最为关键的资源端口,因此我们认为房企转型金控要重视这块牌照的获取。


地产服务链的崛起

在地产后开发时代的机遇中,除了金融化的水到渠成,后市场服务链的机遇也是在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会逐步迸发。除了我们年度策略中强调的存量房市场机遇,在这里也再次强调物业管理行业的机遇,具体也可关注我们去年至今的系列深度报告。

地产服务链:物管蓝海,大咖脱颖

我国物管面积处于高速扩张阶段,根据中指院的相关数据,2015年我国物业管理百强企业所管理的建筑面积为49.6亿平方米,管理面积复合年增长率为33.9%,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所管理的物业个数为32401个,同比2014年增长31.9%。2015年,全国商品房竣工面积为7.38亿平方米,存量房市场规模再创新高。随着彩生活在港的成功上市,资本市场对于物业行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申请上市的物业企业不断增加。一方面,彩生活、中海物业、中奥到家已经挂牌上市,绿城物业、祈福、天通苑等也已经提交招股书;另一方面,万科、碧桂园等多家房企表示未来会将物业分拆上市,而且新三板上市的物业公司也在不断增加当中。


探索金融化

除了传统的物业管理之外,物业管理业金融化的趋势越加明显,世茂房地产2015年推出了全国首单针对物业费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博时资本-世茂天成物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计划以其物业费收入为该计划提供基础资产现金流,融资规模15.1亿元,在8月产品正式发行和认购当天,获得了超过3倍的超额认购。金科集团也开展委托贷款债权的资产证券化,还款来源为金科物业旗下运营管理的68个物业的物业服务费收入,除此之外,包括绿城、碧桂园等公司也在着手进行物业费资产证券化。从物业公司的角度,通过物业收入收益权的证券化,物业公司实现了提高资产流动性,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不仅有效保障物业公司的现金流,后续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物业服务的提升同时有助于提高业主缴纳物业费的积极性,形成良性的循环。


物业发展的海外经验:尽享资本市场高估值

从美国经验来看,美国的物业公司主要分为2类:1、以物业运营为主、物业服务组织为辅的物业资产管理公司、如世邦魏理仕、仲量联行、FirstService等,2、以及专注于物业服务的服务公司,如ServiceMaster等。若从估值方面进行对比,ServiceMaster的PE为25.1x,FirstService的PE为64.0x,而房地产服务行业的平均PE仅为22.3x。若从收益率进行对比,从2015年6月至今,ServiceMaster的回报率为17.6%,FirstService的回报率为68.3%,而同期标普500的回报率仅为-0.01%,ServiceMaster与FirstService均明显跑赢指数。


4蛰伏蓄势 坚守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下半年的房地产行业的基本面持谨慎态度,行业的分化格局也将影响企业的选择和估值,市场也正如我们所预期,板块地位和权重在新常态下有所下降,板块未来大的机会除了集中度和区域优化的故事,改革和创新依然是挖掘的重点

市场的有效性:景气度下行后的估值兑现

回顾过去10年地产板块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历次板块估值高点均对应着销售增速的峰值,龙头企业市盈率和板块平均市盈率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转型股的崛起),板块整体市值占比下滑,基金仓位也持续降低,这些都体现了市场相对谨慎的预期。


尽管行业整体难以表现估值优势,但我们认为从公司基本面角度,16年将是主流房企最为舒心的一年。但凡在过去几年侧重于一二线城市布局的房企,业绩都将迎来丰收年。我们跟踪重点房企预计2016年业绩增长25%左右,手持难出其右的优质资产,都为板块构筑安全边际。

历史宿命:政策导向与转型品种笑傲熊市

我们再次站在了地王频出,行业拐点隐现的端口。回望过去,与09-10年以及13-14年情况类似。正如我们曾经在《一切的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报告中梳理,我们心有戚戚:主流龙头房企超额收益可能仍需等待,但是高成长股还是能够形成相对优势,市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区域主题以及转型企业。

1、主流地产股可能难有超额收益

我们截取09年11月至10年11月、以及2013年全年市场表现来看,龙头地产企业未能在市场中形成绝对收益,同时整体也未能跑赢板块——10年期间,万科略超板块收益,而其他龙头企业相对收益均在-15%-0的区间;13年仅有遭险资举牌的金地集团跑赢板块指数,其他三家未能实现相对正收益。
2、成长股能够穿越周期

房地产行业调控在2010年全面升级,46个城市推出限购政策,资本市场融资大门向房地产企业关闭,房产税在上海、重庆开始试点,市场在政策打压下进入调整期。但在当年,超速发展的阳光城仍旧能在逆势中体现成长优势带来的相对估值。阳光城在09-12年完成了年销售额20亿向70亿的突破,10年、12年的当年最大涨幅均在板块中排名前列。荣盛发展、华夏幸福也均是在09-10年间有跨越式发展,穿越了行业周期。

3、主题横行:区域战略

2013-14年板块估值下行,然而政策主导的区域主题投资如火如荼。以“两桥一嘴”为代表的上海自贸区主题公司独领风骚,上演了波澜壮阔的行情。与自贸区行情相类似,14年“京津冀一体化”成为投资热点,在该区域拥有较多土地储备的企业充分享受到了资产重估带来的红利,在涨幅上远超板块均值。一切的过去孕育着未来,我们认为未来相对估值溢价也将属于政策导向的热点与转型品种。
关注价值洼地坚守改革与转型

推荐一:价值与成长品种:华发股份、招商蛇口、中洲控股

对于目前的市场,我们认为坚守地产主业的板块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价值洼地,代表企业为华发股份、招商蛇口、中洲控股,这三家公司NAV折价都接近50%,安全边际十足。华发股份16年销售额剑指300亿,同比增速逾100%,全年市销率0.4,论地产板块中的成长股难出其右,属于中高弹性安全边际的稀缺品种;另一企业则是招商蛇口。蛇口吸收合并招商地产之后,大幅扩充了公司在深圳优质片区储备,尤其是前海地块与政府合作开发框架协议的达成意味着最具发展潜力的土地储备开发破局,RNAV折价率高达49%。同时,二者土地储备均坚守一二线主流城市,后劲十足,实为低估值、高折价品种。中洲控股预计2016年实现销售105亿,高成长延续,员工持股计划接近完成,绑定公司高管、员工及股东利益,新的定向增发的推进将助推公司新一轮成长。
推荐二:国企改革品种:南国置业、鲁商置业

我们从2015年以来一直强调,国企改革将是穿越2016年的主线,尤其从去年以来的招商系整合、中海的一系列并购可以看出,央企内部以及央企之间的地产资源整合已经趋于提速,我们相信保利集团和中航集团的整合仅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更多央企系统的整合已经箭在弦上。地方国企方面,从去年开始,包括上海、广东、山东等各地发布国企改革方案,随着7月份以来高层对于国企改革多次力挺,我们相信相关的区域资源整合将加深加快,这方面我们重点推荐南国置业、鲁商置业。
推荐三:转型创新品种:京汉股份、天宸股份

转型创新是诸多中小房企的宿命。在这个板块我们挖掘了京汉股份以及天宸股份。京汉股份转型预期明确,旨在成为健康产业开发运营商,尤其首个项目已落地白洋淀,因白洋淀将成为保定对接京津冀的重要支点,京汉股份将直接受益于资源扶持以及价值重估,正如我们此前强调,在板块估值下行的周期下,政策主导的区域主题投资如火如荼,京汉股份未来也将有望受益于京津冀战略推进;天宸股份手握优质资产,估值70亿以上,同时公司大股东和国华人寿增持成本在15元左右,为公司提纲双重安全边际,转型诉求明确,期待基本面质的变化。


分析师:

陈慎   执行证书编号:S1440514080003 邮箱:chenshen@csc.com.cn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地产真心话)为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房地产行业研究团队设立的,关于房地产行业证券研究的唯一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已正式发布的房地产行业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中信建投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

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解放南路租房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