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百度披露2023年前三个月经营和财务数据,公司实现营收311.4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下称“净利润”)达到57.27亿元,同比增长48%。
百度将盈利能力回升归因为中国经济复苏和总体商业环境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在线营销收入在连续四个季度下滑之后,首次回升6%至166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李彦宏在电话会议上表示,“过去十年我们一直在投资于AI,现在我们在这方面拥有丰厚的底子,能够从生成式AI中获得更大价值。”
根据电话会议的内容,百度AI云的收入同比增长8%至42亿元,环比增长4%;在NON-GAAP准则下,AI云实现盈利。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内继阿里云后第二家云服务实现盈利。
根据一季度报告,百度当期实现营收311.44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百度核心收入为230亿元,同比增长8%,此外,爱奇艺收入为83亿元,同比增长15%。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的核心业务在线营销收入在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后,再度来到回升区间,一季度在线营销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6%。
根据历史财报数据,2022年一至四季度,百度在线营销的收入分别为157亿元、171亿元、187亿元、181亿元,同比减少4%、10%、4%、6%,录得四连降。
在电话会议上,百度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商业环境的改善,很多垂直领域广告需求非常强,包括旅行、医疗保健、在线服务、本地服务等,回到疫情前水平。
另外需要注意一个增长点,是在线营销的托管页收入。资料显示,2019年5月,百度宣布搜索公司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后,开始搭建起了以百度APP为核心,以百家号、智能小程序和托管页为三大支柱的移动生态布局。
托管页营销是“营销+运营”类广告SAAS解决方案,在2019年推出后,增长迅速。2019年,百度的托管页收入占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的比重达到约25%,2021、2022年,这一比例达到约33%、45%,2023年一季度,这一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9%。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广告业务的回暖,AI也有贡献。百度称,今年一季度,AI助力广告最终的销售线索提高20%。
在电话会上,百度透露,去年推出AIGC以来,一直在和广告主一同研究如何通过AIGC进行更有效的广告。今年一季度,采用AIGC的广告主在平台上广告支出同环比增加。
今年3月,百度正式推出类CHATGPT产品文心一言,在生成式AI赛道持续发力,但公司在一季报中并未披露其带来的收入。
不过,李彦宏在电话会上透露,自三月发布以来,百度收到来自企业用户超10万份针对文心一言的测试请求,包括金融、软件、教育、在线旅游等等。
李彦宏也计划将文心一言融入到公司的所有业务,“我们认为,过去10年在此方面的重大投资是成功的。AI可以带来巨大的机会。以此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的引入口。”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百度的在线营销服务业务,AI和智能云业务算是公司的成长性板块,也是百度培育的第二增长曲线,未来有望持续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智能云在2023年一季度首次实现盈利(NON-GAAP准则下),收入同比增长8%至42亿元。这是国内继阿里云在2022年首次实现盈利后的第二家中国云服务企业。
二级市场上,在一季度业绩披露后,百度美股当天上涨3.97%,港股在16日上涨2.81%,但次日即5月17日收盘价跌0.4%,收报123.8港元/股。
不过,K线图显示,自去年11月份以来,百度港股和美股走势趋同。以港股为例,2022年10月31日,公司股价为73.7港元/股,随后开启涨势,在今年2月7日触及年内高点166.3港元/股,三个月涨幅125.64%。
随后百度股价开启高位震荡,进入4月以来,股价有所回调。即便如此,以5月17日收盘价123.8港元/股计算,百度港股股价也自去年10月底的低点上涨了67.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