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创投分享组

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助力员工关系管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文为第一资源主办的:


2016第九届中国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年会(北京站)点击文字,回顾大会全部内容


演讲嘉宾——陈忠华女士(世纪互联人力资源总监)现场演讲内容


演讲相关ppt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员工关系论坛——陈忠华

企业文化建设助力员工关系管理



主要跟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文化的相关问题探讨,其次是实践经验,第三是理论。


相关的问题其实是我自己曾经思考过的问题,看看大家是否想的一样。“企业文化学不来”,大牌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来自于谁?有人说来自于企业家,也有人主张管理走向科学管理,创业者本人不能影响企业文化的因素,其实都有一定道理。


企业领导人的个人文化决定企业文化。我经历了合资、外资、民营等不同类型的企业,企业文化都不同,领导者个人的定位直接影响到企业使命、远景、价值观的定位。



谁是企业文化的Owner?是HR还是CEO?大多数企业的文化职能部门会隶属于人力资源部门。在我经历的公司里,腾讯电商设置文化与员工关系部,现在工作的公司是放在文化与学习中心。CEO需要HR搭建一个文化体系,在组织变革时期,希望HR能够升级企业文化。


变革时期企业文化比较难做,比如小的公司或者初创期,员工关系和企业文化是否等同;比如说员工关系管理、员工福利、员工活动的设置;还有文化项目是由HR主导还是外部的Vendor负责;在价值观上,企业有内刊等是否就是文化落地;从建设到宣传到验收,验收是看短期效果还是长期效果,什么样的文化算是成果……



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困惑和思考。



老板也通常给HR提出一些任务,比如收购的公司如何进行文化整合;企业组织转型或者架构重组涉及到文化融和;比如时间比较长、有一些文化积淀的公司,进行文化升级提升文化活力等。收购公司以后,文化整合能不能成功,首先看双方的价值观是不是一致,双方的价值观很匹配,业务的趋势、理念、把事业做成功的愿望都是一致的,这个时候做文化整合双方都愿意。如果各自有自己的文化,想要突然全部颠覆被购公司的文化就比较困难,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优化升级,还是是全面替代。



企业文化不是一张纸,还有很多无形的东西。我近几年经历的几家公司都偏互联网,组织变革非常频繁,我们会组织文化研讨会谈文化,探讨文化价值观、使命、愿景,在腾讯有务虚会专门探讨企业文化等话题。


组织变革当中有一些人的利益受损,这就变成文化变革的阻力,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


很多企业组织变革的时候员工会困惑、迷茫,这时候需要开战略研讨会,让他们对公司战略和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有清晰长远的认识。此外,阶段性的成果要及时庆祝,形成一种庆祝文化,让大家看到希望,看到新的方向。还有业务板块拆分以后的子公司,有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称为子文化。有些拆分后品牌定位不一样,上市国家不一样,业务也不一样,企业文化也会不一样。


企业文化能否变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比如说HR认为公司里面没有凝聚力,没有创新性,发起文化变革的提议,但是领导者不认同,可能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这样的组织变革就无法实施。如果是领导者发起的文化变革,经过研讨大家参与度非常高,价值观、愿景、使命都有一些升级,可能就符合时代需求。所以这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这是我在一家公司里面经历的组织变革例子,这期间HR年度离职率30%,两年内HR架构变化4次,2年内HR汇报对象更迭4人。在做组织变革的过程中,HR也要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三支柱要同时加强,共同支持组织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加强了BP的文化推动能力。


参考阿里的BP体系,摸温度、建氛围。也有文化大使项目,文化大使来自于各个部门比较积极的员工,老员工也有,找比较热情的,在文化方面有一些见地。请他们搜集一些公司的优秀案例,把文化工作像种子一样撒出去,不只是HR几个人在忙。另外,HR倡导的价值观,自己能不能做到。比如说公司鼓励创新,HR如果自己的团队不创新,自己的团队肯定也做不出什么创新项目。所以HR要先蜕变。


企业文化感觉上是员工层的一种氛围,但是雇主品牌,包括公司的产品品牌、公司的品牌,这些外部因素和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有些公司内部文化做的好,但产品各方面都比较低调,客户认同感比较低,很多人就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如果雇主品牌做的好,企业文化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举几个实践例子



阿里的政委体系,“六脉神剑”带有很深的企业文化,自上而下,深入骨髓传达自己的文化。



腾讯总部的文化是2.0升级版本。它关键的价值观——进取,曾经不是进取,应该叫敬业。腾讯内部子文化,游戏、娱乐等子文化,倡导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是这样的。电商讲究服务,讲究执行力,相对合作、进取等价值观,可能更强调诚信、服务、客户。


腾讯电商发展几年需要改变自身的文化,自我发展的模式需要提升,高大上的模式不适应市场,所以做了文化的升级,其收购的公司易迅也作了文化升级,后来腾讯电商与京东合并。通过这个事情可以发现,一个自己文化做的不错的公司,在收购其他公司的时候,在文化方面是非常严谨的。



华为的员工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就是文化烙印。曾经有一个同事在华为工作多年,后来到了其他的公司,他的沟通方式、理念和工作方式仍然带有一些华为的影子。



京东的企业文化非常有识别度,有代表性的颜色,代表性的字体。他们宣传广告铺天盖地,自己提出来“刘三角”模型,因为电商员工多,需要强势的影响。“京东红”给人印象很深,广告、商标、派送员服装、办公室布置都是这种氛围。



九阳很低调,推崇儒家文化。产品的广告、公司形象和文化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老板是山东人,很多高管也是山东的,非常儒雅、谦虚。所以九阳的广告都很低调,大多数是找一家三口的形式来代言,不是为了省钱,文化比较传统,注重温暖的感觉。


有时候文化真的比薪资、平台还有力量,是吸引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在九阳时被安排到北京来请国学大师到公司讲儒家文化,国学大师能从人文历史、豆浆对人体的益处等一脉相承地讲文化。儒家文化推崇“家”的文化,自己的员工也认可这种理念,很多九阳的员工甚至家庭都为公司付出很多。



理论方面我做了一些归纳和总结。



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发展迅速,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15年前我在韩国公司学习日本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精细化管理等。日本经济发展曾经让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陷入了反思,思考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认识到强调“硬”的时代过去了,强调“软”的时代已经来了。



企业文化具体定义是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循,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文化等于没有灵魂,只要有人在就会构成一定的文化。凡是能提高竞争力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企业文化好不好,只要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就是好文化。


一些老板要学习华为的文化,学习阿里的文化,不断的在学习其他的文化,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化。有些HR不断的在追随别的公司的文化实践。其实有利于这家公司竞争力提升的文化,就是好文化。



企业文化的功能很强大,凡是企业文化做的好的,经营肯定做的好。经营做的好的公司可能一定有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提供方向;激励功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激励;约束功能,有些公司有高压线;辐射功能,能帮助企业树立更好的公众形象;还有品牌功能。



企业文化有不同的类型,狼文化,比如说华为、格力希望能成为行业引导地位,联想的鹰文化,还有海尔为代表的的羊文化等。每家公司的企业文化都在不断的变革。海尔之前是传统的制造业,注重流程管控等精细管理。


15年前学习企业文化的时候,拿着海尔的小册子在学。但是现在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做演讲,会发现海尔好像出现了一些子文化,与过去传统制造业的形象完全不同,类似于互联网行业。所以企业文化也是不断变革和演进的。



企业文化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墙上贴标语,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企业文化有好几个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等。精神层面像愿景、使命、价值观等等核心理念,还有品牌、营销理念、服务理念、品质理念等等,这些构成了核心层的文化。



制度层,员工制度、奖励、组织风俗,包括年会、典礼、授旗仪式等,这些都构成了制度层的文化。之前在九阳很多高管到年中年底述职的时候都能以诗开始以诗结束,特别擅长写诗。虽然不是硬性的规定,但是无形中形成了组织风俗。物质层,整个生产环境、建筑、广告、产品包装、员工服饰等,还有HR做的外包装的东西,物质层面的文化也很重要。



企业文化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不断的摸索和调整。


留下你的想法


第一资源编辑整理

转载请联系授权


关于我们

第一资源,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第三方媒体平台


第一资源,成立于2007年,致力推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步和中国人力资源产业生态发展,第一资源集团旗下第一资源网站、《第一资源》杂志、第一资源会展、移动应用新媒体、第一资源研究院、亚太人才管理协会和第一资源产业园七大业务版块共同构成的第一资源品牌体系。


我们每年在全国近20个城市,举办近百场专注于人力资源领域的高峰论坛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重大活动,涉及涵盖了制造、医疗、银行、互联网、零售、金融、房地产8大行业。


第一资源总部设于上海,分别在北京、福建晋江、江苏常州、浙江宁波设有分支机构。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相关ppt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