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证监会发文称,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扎实开展“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支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
并购重组与IPO一直是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渠道,,同时不断推进IPO进程,到今年6月新股发行进入缩量缓行,并购重组审核悄然提速,市场对IPO和并购重组“此消彼长” 的争议从未停止过。对此,中青国融CEO鲁盛表明:“并购重组和IPO实际上是一个并驾齐驱的存在。它们是中国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方式,IPO是解决增量问题,并购重组是解决存量问题,A股市场上存在很多的僵尸企业,还有一批已渐渐走向边缘的依靠传统业务的企业,这些存量股急需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企业结构重塑、财务优化。并购重组和IPO并非是一个对立的存在。”鲁盛还指出:“不过两个虽然是并驾齐驱,但是速度上可能有所不同,比如IPO的过会情况近期可能会稍微收紧,同时并购重组市场中一些优质标的的通过率会高一点,从而导致并购重组的步伐稍微快点,这是IPO和并购重组不断调整的过程。”
来源:证券时报
证监会8月15日发文称,并购重组助推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国有企业做优做强。
2016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678单,交易金额1.02万亿元,占全市场并购重组交易总金额的43%。其中,长江电力(600900)收购三峡集团水电资产、国药一致(000028)与现代制药(600420)的重组,实现优质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布局优化;中铁二局注入中国中铁(601390)核心制造资产,主业变更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长城电脑换股合并长城信息并收购资产,提升了军工业务的综合实力。此外,*ST舜船、*ST金瑞、*ST煤气等一批僵尸企业的重组也带动了更多行业的加速整合。
来源:长江商报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今年A股上市公司发布或实施了112起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并购,较去年同期增长近92%。新三板公司被上市公司并购的资金额近436亿元。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并购总成交额为1227.91亿元。
长期从事新三板研究的陈文博认为,新三板已经成为整个资本市场的“并购池”,净利润高且毛利率适中的企业被看好。
上市公司更热衷主动收购
万家新三板企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并购池”。但并购中以上市公司为主要发起方的收购规模比重更大,且上市公司并购挂牌公司采用股票支付比例相对较高。与之相反的是,新三板挂牌公司主动对外股权投资规模下降。
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36起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同比增加38.08%,交易金额299.45亿元,分别是2015年7起、18.98亿元的5.14倍和15.78倍。上市公司并购中,交易金额超过5亿元的有12次,交易金额257.43亿元;1亿元—5亿元(含5亿元)的有14次,交易金额37.32亿元。而今年截至7月底,今年A股上市公司发布或实施了112起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并购,较去年同期增长近92%。新三板公司被上市公司并购的资金额近436亿元。
在这些并购中,新三板企业多以被并购为主,上市公司更乐于主动并购。在今年上半年近50家并购案中,上市公司发起并购新三板的数量有24家,占48%。还有十几起私募基金买壳、20余起自然人买壳交易,均创下新高。
行业整合是并购最大动机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并购持续升温,交易额突破400亿大关。以现金、现金+股权两种支付方式为主。陈文博直言,行业整合是并购的最大动机。
从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目的来看,主要涉及产业协同整合、业务多元化经营等因素。与未挂牌企业相比,新三板挂牌企业在企业治理结构、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而成为优质并购标的。
记者统计发现,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的新三板企业最受上市公司青睐。陈文博认为,盈利能力强且稳定、销售毛利率适中是被并购企业升值的有力保证。
上市公司热衷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陈文博认为,一是目前新三板估值处于下行区间,而A股市场则能够提供更高的估值水平;二是A股市场的流动性显著高于新三板,能够降低变现成本,提升股东资产流动性;三是进入A股市场能够拓展公司知名度,获得更优越的融资条件。目前,新三板流动性与交易活跃程度有待提升,被上市公司并购成为新三板企业股东重要的退出方式之一。
另一方面,按照此前的IPO发行节奏,今年大量涌现的新三板拟IPO企业想要成功登陆A股,恐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因此,目前来看,被并购或是借壳上市的路径相对更适合那些诉求强烈的新三板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能产生互补协同效应,有利于新三板企业“曲线”进入A股市场。未来,新三板一方面应加强不同层级市场间的沟通协调,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完善交易制度,以留住更多的优质企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