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创投分享组

股e视点:从三家无条件通过的公司看什么样的重组最安全?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重组并购是上市公司永恒的题材,所以A股的很多上市公司以此为乐,或邯郸学步或东施效颦。但它们的目的大多不是为从公司业务发展角度出发,仅是通过对资产结构及负债表的改变来制造拉升股价的素材,进而获得一次单纯的交易性投机机会。A股有很多公司的控制人之所以把公司搞上了市,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初级发展中粗暴地抢了一杯羹完全是由于整个市场体制的不成熟,。

        曾接触过无数的股民,每每能让他们涨红了脸兴奋地期望的谈资总是自己买了哪只因重组一类消息停了牌的股票,仿若中了彩票大奖一样,在等待中期待股票开盘的“一字板”时刻。

        曾经能提早进入这种游戏的都会大概率的成为短线赢家,但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种游戏似乎带来的是更多的痛苦。很多股票往往在发布了重组消息后又停牌了很久,但好容易盼来复牌时却多是一日游,或冲高回落大阴线,甚至有的干脆跌停,不但帐户缩水,时间成本也浪费了。那么,到底市场发生了什么?我们的答案是:事实从股灾后开始,猫鼠分家,,所以买了靠忽悠出来的李鬼重组就成了高危的交易。这样,难题就来了,是放弃重组这一资本市场的最有魄力的题材还是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当然帮你研究的是怎么抓住后者。

        10月20日,据证监会网站,中航黑豹(600760)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无条件通过,兰石重装(603169)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无条件通过,华北高速(000916)吸收、合并获无条件通过。

        这是什么意思?,成功了。那么从一个交易角度讲,就存在着一些机会了,而且不同于某些忽悠重组的公司,、虚假重组失败而给提前上车的股民造成损失。

        那么,普通股民又如何区别这两种情形呢?说实话,仅从专业角度分析,很难,一般人也不可能投入一些必要的分析考察成本,但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基本能把握真实重组及避免忽悠虚假重组。

        这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这家公司的重组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所倡导的兼并、重组范围?是否这样的标的公司本身在市场及行业具有一定的战略地位?符合这些条件的要么是大国企,要么是行业翘楚。而中小盘股里,刚上市没多久就打着新经济、各种流行概念开始乱搞的一些公司基本是危险的。就象当年519的网络行情一样,你象上海梅林一家做罐头的公司,有几个人懂互联网的?也偏编点题材,然后就开始拉抬股价,那结果肯定是楼怎么搭起来的怎么塌下来。

        从上面证监会无条件通过的这三家公司的重组并购看,基本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刚性重组并购。象中航黑豹基本就是“沈飞集团”的间接上市,中国首只航母的舰载机歼15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所以,这种既有核心业务又符合国家政策的重组当然是真实的。华北高速、兰石重装同样具有这些特性,再象之前的“宝钢武钢”的合并都属于国家大政策下的真实重组,管理层对这一类的重组完全是持支持态度的。而管理层对一些偏于概念性的重组是警惕的,特别在本周证监会继续发声要严厉打击重组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如对“恒康医疗”在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处罚。当然,也要看到,虽然一些受到政策支持的重组,也不排除一些提前对消息进行了释放及消化导致重组后表现平平的情况,还有如果炒作过分也同样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与忽悠虚假重组不同的是基本不会形成类似暴风、乐视那种重组失败后灾难性的下跌。

        所以,当下市场就是内幕消息的成本越来越大,安全系数也越来越低,想在市场获得稳定长久的收益仍要回归到对政策面的把握及技术面的有效分析的本源,而在A股正在进行变革的时代,前者更重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