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创投分享组

【新闻】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政策发力 煤电联营步伐将提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平均规模明显扩大,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上下游产业融合度显著提高,经济活力得到增强,产业格局得到优化。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意见》的发布将对煤炭行业进行改革构成重大利好,推进煤炭行业改革进程,对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表明了国家层面对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重视,在未来一段时间,行业间企业的兼并重组,都将是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和亮点。


《意见》提出,不同地区之间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产业的优化布局。要统筹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等因素,按照“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的要求,进一步降低鲁西、冀中、河南、两淮煤炭基地生产规模,控制蒙东(东北)、宁东、晋北、晋中、晋东、云贵煤炭基地生产规模,支持陕北、神东、黄陇、新疆煤炭基地通过兼并重组适度扩大规模,减少区内开发主体数量。中南、西南、东北等小煤矿集中地区,应以淘汰退出为主。


安信国际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兼并重组将成为“十三五”后半段发展重点。目前我国煤炭行业格局依然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主要煤炭企业以各地方煤炭国企为主,行业整合程度较低。2017年,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率先进行了重组改革,合并后在煤炭和电力市场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为行业树立良好榜样。


煤炭行业分析师徐时楠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西地区的兼并重组规模将会扩大。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强调,要研究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在推进煤炭上下游联营、兼并重组等方面做出成功案例。作为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区域,山西不仅落实了煤电联营一体化,也让煤电联营再次升温。


大型煤企集体降价  电煤市场平稳供应


入冬以来,在全国各地雨雪寒冬天气的预期下,煤炭市场供需形势趋紧,市场煤价持续上行。为应对冬季极端天气变化,抑制电煤价格快速上涨,保障电煤市场平稳供应,山西七大煤企近日带头下调煤价,全国大型煤企纷纷跟进。


1月10日至11日,山西阳煤集团、晋能集团等七大煤企宣布,下调电煤市场价格15-20元/吨。随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大型煤企纷纷加入降价行列,降价煤企的范围从晋、陕、蒙等主产区向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扩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家大型煤企公开宣布下调煤价。


受此影响,1月1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78元/吨,环比持平。最新一期“CCTD秦皇岛动力煤价格”采集的三种现货动力煤价格全部止涨。一度高位运行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近日大幅回调,各航线运价出现降价现象。


同时,,2017年12月,我国进口煤炭2274万吨,同比减少410万吨、下降15%。市场预期的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补充作用尚未显现。


分析认为,大型煤企主动下调煤价,有助于扭转市场“超涨”心态,稳定市场预期,促成现货成交走向活跃。


相比上次,此次参与降价的煤企范围更广,市场谨慎和观望情绪增强。加之春节临近,华东、华南等地天气率先回暖,民用取暖和工业用电需求明显回落,市场供给偏紧格局逐渐缓解,市场煤价或将逐步回落。


发电企业重组  煤企有望两年后掀起高潮


1月22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是持续增加煤炭优质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支持大型发电企业对煤炭企业实施重组。对此,记者专访了煤炭行业分析师徐时楠。


记者:大型发电企业对煤炭企业实施重组,您认为此类重组的标的包含哪些企业?


徐时楠:目前,全国涌现出多种煤电联营模式,例如:神华模式——煤炭企业控股和建设电站;山西焦煤模式——煤炭企业兴建电站;鲁能模式——电力企业兴办煤矿;伊敏模式——煤电合一、统一经营、电力集团集中控股;淮南模式——煤电企业合作新建煤矿或电站。


整体来看,我国煤电联营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五大电力集团组建煤炭业务平台,向电煤生产领域拓展。二是发电企业入股、控股或并购煤矿。


记者:支持大型发电企业对煤炭企业实施重组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徐时楠: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的社会化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并且,我国煤炭和下游两个行业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不同,煤炭市场化和用电靠计划,煤电矛盾长期不能彻底化解。比如现阶段,一方面煤价长时间高位运行,另一方面国家“降成本”的政策方向始终让电价难以再调整,煤电企业只能通过不断博弈缓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煤炭去产能的完成,煤炭市场逐渐回暖,大型发电企业对煤炭企业实施重组有望在两年后掀起高潮。


记者:大型发电企业对煤炭企业实施重组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阻碍?应如何解决?


徐时楠:阻碍有以下几点:首先,煤炭行业虽然总体形势转好,但却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社会负担重、企业改革相对滞后等问题,尤其是新、老煤电企业之间的联营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不良资产的处理矛盾更加突出。其次,目前电力本身盈利水平与煤矿不同,煤矿行业刚刚走出困境,而电力的利润较少,因此给企业联营带来阻碍。


建议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大量的民资、外资投入煤电联营。此外,也要控制能源产能的无序发展。


多地定今年煤炭去产能目标  规模超千万吨


近期,多地召开能源工作会议和煤炭工作会议,确定2018年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目标。从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去产能工作均已超额完成,取得积极的进展和成效,2018年各省去产能力度将继续加大。


例如,山西省确定推进60万吨以下煤矿减量重组退出,做好2300万吨煤炭产能退出;河北省2018年将压减煤炭产能1062万吨,退出煤矿19处。


山西省厅长周建春表示,今年山西省煤矿要减量重组,让煤矿“僵尸企业”退出,解决部分煤矿、非煤企业欠缴价款等问题。今年山西省还将继续加大煤矿兼并重组力度,按照“企业自愿、市场主导”原则,推进60万吨以下煤矿减量重组退出,做好2300万吨煤炭产能退出。


周建春表示,山西省还将在做好煤矿减量重组退出的同时,进行9座“僵尸企业”煤矿退出等矿业权管理工作。作为山西省经济发展工作的主线,“不当煤老大”,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的目标定位也再次明晰。


金联创煤炭分析师毕方静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已有多个省份公布了2018年计划去产能的目标,从数据来看,有的省份与2017年相比去产能目标略有增多。2018年将是成果巩固期,防止产能反弹的同时,提高供给质量成为重中之重。此外,伴随高盈利延续和资产及债务处置的加速,今年去杠杆的力度有望超过去年。去产能重点集中在安全高效生产煤、绿色清洁利用煤、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等方面。煤炭企业平均规模将明显扩大,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


煤炭行业分析师徐时楠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结构性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2018年我国逐步以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结构性优产能为主,尽快去除落后产能。去杠杆和处置“僵尸企业”将成为去产能的重中之重,既清除落后产量,又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安信国际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相比前一阶段单纯做减法,现阶段去产能更多关注提升煤炭行业的资产质量和安全保障程度。预计未来煤炭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龙头集中,亦将对维持煤炭市场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如欲转载本文章,请注明内容来源于金联创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