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创投分享组

[私募观察】并购热点:鸿海精密子公司将申请A股上市,咖啡机公司Keurig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七喜母公司DPS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行业热闻


1、国企并购重组热情不减,40 家上市国企因「重大事项」停牌


据不完全统计,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至昨日(1 月 30 日),去除并购交易案例中失败的,A 669 家上市国企参与到并购交易中,其中,央企国资控股有 237 家,省属国资控股有 249 家,地方国资控股有 178 家,还有其他国有企业共 5 家。


「从并购的方向上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可以大致分为对同业竞争对手的横向并购、对产业链上下游标的的纵向并购以及跨行业的跨界并购。」北京海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尹佳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横向并购,国有上市公司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生产集中和经营规模化,便于统一技术标准,加强技术管理和进行技术改造,同时有利于减少同一产品的行业内过度竞争,提高产业组织效率;通过纵向并购,国有上市公司得以有效加强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配合,有利于协作化生产,同时通过产业链整合,加速支柱产业的形成。


数据显示,至 1 月 30 日,A 1057 家国有企业,在这之中,处于停牌状态的共有 51 家,因「重大事项」而停牌的上市国企有 40 家,其中归属于地市国资控股的上市国企有 12 家停牌,归属于省属国资控股的上市国企有 14 家停牌,归属于央企国资控股的上市国企有 14 家停牌。也就是说,地方上市国企因「重大事项」停牌共计 26 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地区先后提出了重组整合的目标或计划。


2、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获批,央企降至 97 家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建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事项获得批准;待重组完成后,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变为中核集团。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完成后,央企数量将由目前的 98 家减少至 97 家。


中国能源报评论称,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中核与中核建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98 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 97 家,军工央企减少 1 家,核电产业也将迎来「新三角」格局。


3、鸿海精密(2317.TW)子公司将申请 A 股上市,主攻互联网研发


1 月 31 日,鸿海精密股东临时会通过决议,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FII, 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 Co., Ltd.)申请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比例约占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总股本 10% 左右。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 IPO 上市后,鸿海仍持有子公司股权的 85%。


鸿海称,此次上市计划可推动集团加速转型成为大数据导向、AI 分析驱动以及机器人运作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企业。


当天上午,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致辞时提到,发现台湾股票讯息不对称,台湾市场是强外资,称「大家一直把我们当成代工厂,把我们和苹果连在一起」。过去三年来,鸿海致力于转型升级,以后要从硬件公司转为平台公司。


鸿海称,在迈向「工业 4.0」、「互联网+」、「8K+5G」时代背景下,为让大数据资料收集更关键、精确、效率、微观,公司将针对物联网传感器、超级电脑、5G 通讯、智能数据中心、AI 应用、机器人等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特别是在关键驱动技术上,进一步建构新世代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4、吴恩达宣布成立 AI 基金:建立变革型 AI 公司


1 月 31 日消息,百度前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吴恩达发布公开信,宣布成立 AI Fund 人工智能基金。该基金将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推动这些项目的快速发展。


吴恩达在公开信中说到,目前 AI Fund 已经筹集了 1.75 亿美元资金,投资者包括 NEA、红杉资本、Greylock Partners、软银集团以及其他机构。吴恩达在接受采访时对媒体记者表示:与传统的风投基金不同的是,AI Fund 的主要业务并不是寻找外部投资机会。


在创业之前,吴恩达于百度任首席科学家,2017 年 3 月 22 日,吴恩达宣布离职百度,在离职公开信中,吴恩达表示人工智能的潜力远远超越了对科技公司的影响,自己将继续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引领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


5、运达科技(300440)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运达科技 1 月 30 日晚间公告,公司原拟收购成都货安 100% 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但由于 2017 年下半年成都货安的主要客户计划调整影响,成都货安电子防盗锁、铁路集装箱追踪器等新产品的全面推广实施进度不及预期,成都货安 2017 年业绩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各方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同时,公司实控人控制的上海宝得已取得成都货安的控股权,若未来条件成熟,公司将审慎决策是否再次启动收购程序。


交易事件


1、溢价 49%!癌症医药公司 Sirtex 接到美国瓦里安收购要约


Sirtex 医疗有限公司(ASX:SRX)于宣布,已与瓦里安(Varian)医疗公司签署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收购协议。根据该协议,Varian 将按每股 28 澳元的价格现金收购 Sirtex 100% 的股份,收购总价为 15.8 亿澳元。


这一收购价格,在澳洲投资圈炸起一声惊雷。1 月 29 日,Sirtex 收盘价为每股 18.83 澳元,收购溢价高达 49%;而自 Sirtex 于 1 月 17 日复牌后,收购价比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VWAP)高出 53%;截至 1 月 29 日,收购价比 1 个月的 VWAP 高出 60%,比 3 个月的 VWAP 高出 77%。


Sirtex 是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医疗器械公司,在 40 多个国家管理着 1090 多个医疗中心。其核心技术为一种选择性内部放射疗法(SIRT),,已在临床上使用了 8 万剂量用于肝癌的治疗。


公开资料显示,收购方瓦里安(Varian)医疗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是一家开发和提供癌症护理解决方案的公司,在全球拥有大约 6500 名员工。瓦里安是纽交所上市公司,市值约为 118 亿美元。


Sirtex 在公告中提到,2017 年底曾收到过多家希望收购 Sirtex 的邀约,也与多家公司进行了接洽,最终董事会一致决定选择瓦里安。

 

世纪商务咨询公司执行董事崔少元博士表示,Sirex 并购案有两点启示:

一是近十年来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大多是购买矿、农场、房地产等资产,而英美国家的买家看重的却是 IP 产品。 

二是澳大利亚医疗公司从创立到成熟期大约在 15-20 年,对这种公司的投资需要的是耐心。Sirex 在 2001 年 7 月的股价仅为 0.46 澳元, 2018 年 1 月底的收购价为 28 澳元/股,如果这笔交易最终得以成交,从 0.46 澳元到 28 澳元,Sirex 公司 17 年的股价增长了 59.86 倍,年平均增长率为 352%。这就是科技股和价值投资的魅力所在。


2、斥资 190 亿美元,咖啡机公司 Keurig 将收购 DPS


据美国媒体 1 月 29 日报道,咖啡机生产商 Keurig GreenMountain(GMCR)将斥资 190 亿美元收购七喜及 Sunkist 母公司 Dr﹒Pepper Snapple(DPS),从而缔造一家年销售额约 110 亿美元、负债逾 160 亿美元的新上市公司。新公司的名称为 Keurig Dr Pepper。


DPS 的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 13% 的股权,新公司将在纽约证交所上市。Dr Pepper 股价 1 月 29 日飙升 22% 至 117.07 美元,市值逼近 216 亿美元。按上周五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为 170 亿美元。


这桩交易将两个因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口味变化而举步维艰的知名品牌结合在一起。Keurig 的 K-Cup 胶囊咖啡和单杯咖啡机曾颠覆美国咖啡市场格局,但由于面临来自自有品牌胶囊咖啡的竞争,该公司业务增速有所放缓。而在消费者对含糖饮料的兴趣减弱的情况下,DPS 在产品多样化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


Keurig 公司管理人士称,这桩交易将把 Keurig 的瓶装咖啡饮品推向更多门店,并能够每年节省 6 亿美元成本。Keurig 首席执行官 Bob Gamgort 称,要想继续在咖啡饮料领域取得成功,公司必须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饮品、拥有多个饮料品牌,并能够通过各种平台推广这些品牌。


Dealogic的数据显示,该交易将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软饮料公司合并交易。内部人士预计该交易将会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


3、为扩大云端业务,SAP 宣布 24 亿美元收购一销售软件公司


1 月 31 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最大软件公司、企业软件提供商 SAP 宣布收购销售软件公司 Callidus Software,以扩大云端业务。


SAP 表示,将以 24 亿美元收购以云端为基础的销售软件公司 Callidus Software。Callidus 总部位于加利福利亚,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该公司可以给销售团队提供实时的价格信息、产品信息等等。


这是 SAP 三年半来首次大规模收购,同时 SAP 正在积极扩展云端业务,去年年末,该公司还和微软签署了云合作伙伴协议。


SAP 为「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的简称,是 SAP 公司的产品——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名称。SAP 公司成立于 1972 年。SAP 于 2003 年成立了 SAP 中国研究院,该研究院现已成为 SAP 全球第三大研究院。


4、软银收购日本聊天服务商 Line 旗下通信业务


软银集团是全世界最大的科技投资公司,而 Line 则是日本罕见的走出国门运营的互联网公司。1 月 31 日,两家公司在一个并非十分出名的业务上达成收购交易——软银集团将收购 Line 公司的虚拟运营商业务。


所谓的「虚拟运营商」业务,即外部公司和专业移动运营商合作,对外发展移动通信用户,新推出通信资费,但其背后依托的是专业公司的网络,无需自身去构建网络。Line 公司旗下的虚拟运营商业务,公司名字为「Line 移动公司」。


该公司表示,已经和软银集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软银将对移动业务进行投资入股,未来,在新的 Line 移动公司中,软银集团占股 51%,获得控股权,Line 公司持股 49%。


在日本虚拟运营商市场增长疲软的背景下,去年四季度,Line 移动公司的用户申请量,同比增长了 2.3 倍。去年 12 月的用户平均消费金额,同比翻了 1.3 倍。


软银集团旗下拥有日本移动通信业务「软银公司」,是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之一,该公司将成为和 Line 公司的合作主体。Line 主要覆盖的市场包括日本、台湾地区、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5、途家收购海外民宿平台大鱼,成立海外事业部


1 月 31 日上午消息,途家宣布收购海外民宿预订平台大鱼自助游,同时大鱼团队和原有途家海外业务合并成为新的海外事业部,整体负责途家的海外业务。


大鱼自助游创立于 2013 年初,发家于台湾民宿,专注于海外非标住宿市场,尤其在东南亚市场。其全球民宿预定平台大鱼旅行拥有超过百万用户。


大鱼加入之后,途家流量将从原来的 8 合 1 变成 9 合 1,即途家、蚂蚁短租、携程、艺龙、去哪儿、58 赶集、微信酒店、芝麻信用和大鱼等九个平台的房屋库存共享。


「途家和大鱼业务整合之后,大鱼团队和原有途家海外业务合并成为新的海外事业部,整体负责途家的海外业务。我们非常看重途家多年在 C 端的品牌和流量优势,再加上大鱼原有的供应链体系,我相信这是一次强强联合,双方优势互补,未来将为中国的出境游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住宿和更好的服务体验。」大鱼创始人兼 CEO 姚娜说。


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用户呈爆发式增长,日本和东南亚是中国出境游消费者的热门目的地。此次收购也是途家在此前布局日本市场之后,在海外市场的又一布局。


根据途家公布的数据,目前途家已覆盖国内 345 个目的地和海外 1037 个目的地,在线房源超过 65 万套,大鱼的加入,预计至少将带来 30 万以上的优质海外房源,进一步扩大了途家的海外版图。在整体房源体量上,途家将步入超 100 万房源行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