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王健林一家取代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和李嘉诚一样,王健林的财富得益于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凸显,房地产业告别了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但在王健林看来,在未来5到10年内,将不会有“大火车”取代该行业。至于北京的房价,他表示,由于资金净流入,未来10年房价将继续上涨。
同时,他还表示,房地产业本身并不是一个“万岁产业”,房地产公司不能将此作为未来的长期生存战略。
关于房地产业
在短期内,除了房地产这一支柱产业之外,别无选择。
新京报:上半年宏观数据显示,许多经济指标并不理想,但房地产是一种独特的表现,逐渐显现出复苏的迹象,你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王健林:很简单。这一轮房地产火灾,近150万亿的发行货币,超额发行是确定的(相当于GDP只有60亿),金额是GDP的两倍多,世界上找不到哪个国家是这种情况,当然,有些是可以理解的,比如中国还在发展,有一些长期投资项目、铁路、公路等,占用了很多钱,但超支还是很明显的。资金流如水,当股市火冲进股票市场时,股票市场就失败了,然后来到了房地产市场。
可以解释的是,房地产行业自今年5月以来表现良好,尤其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以及国王的频率。事实上,最根本的解释并不是房地产业的性质。
新京报:你能理解房地产仍然是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条“生命线”吗?
王健林:当然。事实上,这一轮(经济)下滑是由房地产下跌造成的,房地产受到的打击太大。四、五年前,房地产增长率保持在每年20%,突然下降到10%,甚至是个位数,今年降至3%至4%。这消除了一些统计湿度,这与通货膨胀相对应,可能不会增长。因此,房地产目前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负面作用,而不是一种积极的拉动作用。
新京报:你认为这辆“火车头”能提振国内经济多久?
王健林:在短期内,我不认为我们能在5到10年内找到一辆“大火车”来取代这个行业。房地产目前占GDP的12%,超过700亿美元,再加上建材、建筑、机电装饰等相关行业,估计占中国GDP的1/4至30%左右,这样一个大型机车现在不运行,想要依靠其他行业来推动,经过多大的推动,效果并不很好。
另外,我们应该看看政策调整,看看库存时间,如果政策调整到位了,现在还存在一个杀手。
我是个老运动员。自从我进入房地产业以来,我经历了六次房地产“运动”,词句不断变化,首先是控制和纠正,然后是宏观调控,但现实意义是一样的。基本上,这六次主要是抑制房地产,因为当时国内经济还处于物质短缺阶段,房地产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后来,房地产市场走下坡路,人们也看穿了它,知道市场供求结构不再短缺(供求结构发生变化)。过去(政府),过去20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都不太好,所以现在没有办法动员房地产业。
在20世纪90年代初和中期,有很多政策:所有的契税都免征,买房不收个人所得税,给户口等等。
最大的杀手是什么?
王健林:本届政府进退两难。显然,现在要去库存不能产生大的杀手锏,一旦出来,又会把很多投资逼疯再进入房地产市场,一进去就会造成更大的流通问题。所以我认为政府目前的运作是正确的方式,给房地产业一个小的政策,慢慢起来,去一些库存,然后在痛苦的过程中找到一个新的模式。
目前,国家也提出了很多方向、文化、旅游、体育等,即看到这些新兴产业形成的时间和长度。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房地产业不能再受到很大的刺激,这个行业的库存也不能再增加。
论企业转型
住房企业转型仍处于紧急阶段。
新京报:现在房地产企业都在谈转型,谈轻资产,在你看来,哪个企业在转型方向上做得不好?
王健林:很多企业都在谈论轻资产吗?我没看见。许多公司仍然雄心勃勃地宣布他们明年将出售多少亿美元,以及他们将做多少。真正意识到该行业未来的大公司(我还不能说这是一场危机)已经采取了具体行动,而且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人做出真正的改变。有些企业提出了所谓的转变,转向到这里,转向哪里,似乎是偶然的、紧急的。
新京报:你认为房地产企业转型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健林:企业要从思想文化上认识到转型问题。
我真的认为这个行业不能作为未来的长期生存战略,用这种决心,让思想文化团结起来,就可以有策略、战术,可以坚持下去,我们(万达)也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现在许多房地产企业,遇到了销售困难,提出了转型,最近市场形势有所改善,并开始掌握销售。我认为明年的房地产市场要比今年好,这是肯定的。为什么?小规模刺激措施已经出台,货币政策如此宽松,银行利率必然会下降。中国经济要想高速走向中高端,就必须关注消费,消费导向社会必须是低利率甚至零利率,这是必然现象。
然而,房地产业本身并不是一个长寿的行业。从全球来看,各国房地产业基本上都有一个50年的发展周期,大约半个世纪以来,房地产业发展到70%还不到80%。当然,这个行业不会消亡。时至今日,美国和英国仍然拥有房地产业,但它已不再是推动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产业。
关于万达。
拥抱互联网,而不是神化
新京报:在转型方面,万达已经取得了进展。其中,电子商务行业作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四大产业之一,从建立这一目标到今年飞帆线,除了大数据整合外,目前的方向还在您的期望之内吗?
王健林:完全改变了。应该说,在过去的两年里,这个方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以前完全不同。我说过我想早点做电子商务,但我没有想过该往哪个方向走。我一直觉得对于互联网来说,勇敢地拥抱它,但互联网并不神秘,是一种工具,不能夸大,更不用说神化了。
不谈互联思想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最重要的是“互联网背后的本质”这个词,互联网商务、本质或商业、互联网金融、本质或金融,如果本质是互联网,那就错了,这个词应该把“先行”的内容放在前面,我注意到很多国家部委都提出了这个概念,比如国家旅游局就是旅游互联网。
万达在历史上还没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也认为每个人都对事情持乐观态度,我们不需要再做,我们必须做大多数人乐观的事,或者大多数人不敢这样做。我认为,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勇敢地拥抱它,我们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新京报:万达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王健林:大量的离线资源。今年年初,万达决定首先使用离线资源。目前,客户的研究和开发是在万达企业内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商圈。第一季度技术研发成果全部形成,第二季度模型,包括贷款模式、数据分析部门、信用部门、后一年开始连续三年。
新京报:电商CEO经常离职,目前,在高薪、空位等下,有人曾开玩笑,只有王思聪才能拯救万达电子商务。
王健林:那他就做不到。
京报:哪些人才适合万达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
王健林:为什么首席执行官不断变化,因为这些人在电子商务之后,基本上还是集中在业务上,他们的建议基本上围绕着电子商务来周旋,所有的计划都不是最大化万达的优势,而是做万达的不足,一方面是招聘多少人,多少钱投资,做什么。我想,投资是没有问题的,这可以解释哪一年可以盈利,收入来源从哪里来,但我不知道,这不是万达做事的风格。
关于房价
未来10年,北京房价将继续上涨
新京报:今年到目前为止,北京经常出售土地,创下历史新高。你认为这样的市场是可持续的吗?
王健林: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10年。许多人认为国王疯了,面粉总是比面包贵,而且在这种困难的经济形势下,很难理解。为什么?一线和二线城市是安全的,因为最大的优势是人口的净流入,而且仍然处于控制之下。现在,一线和二线城市不再允许购房者进入户口,北京和上海也不再具备购房资格。这是不可阻挡的。北京每年增加至少300000人,在最热的时候,每年达到900000人。
新京报:北京有房价上限吗?预计什么时候?
王健林: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不难理解,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成为最大的经济体,再加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北京和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房价高企,也就是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国家。因为最大的问题是,它不能再扩大,供应短缺意味着价格必然上升。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十年零八年这种情况不会改变。
判断一个城市的房地产状况很简单,只要它取决于人口的进出,它是否平衡。
新京报:今年许多高价楼价已超过5万元.这些项目将在两三年内上市,预计单价将超过100000,甚至更高。你认为北京未来的最高价格是多少?
王健林:这不容易预测,反正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在一线城市,商品房市场势不可挡。我们也不应期望限制商品房的价格。过去,我们的管理思想是有问题的。压低商品房价格,解决穷人买房问题是不对的。为了把北京的房价降到1万套,很多人仍然买不起房子,所以市场会回归市场,商品房会上涨,然后做好保障工作;但是由于土地短缺,所以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控制人口入手。
同一问题的问答
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问:对未来一年中国经济转型的期望是什么?
答: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不用说一年,未来三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初步转型并不容易。
目前,我们的结构实际上是出口,投资是主要动力。令人欣慰的是,去年服务业首次占本地生产总值的51%,但要达到70%,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问:这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答:最大的困难是核心产业。两匹老马(出口、投资)累了,小马(服务业)还没有成熟,转换时间也不长。如果很明显,在两三年内,这一转变可以成功,如果不是,最大的风险可能是就业,所以未来2-3年中国经济应该是最大的考试期。
房地产业本身并不是一个万岁产业,从全球来看,基本上每个国家的房地产业发展周期都是50年。
我一直觉得对于互联网来说,勇敢地拥抱它,但互联网并不神秘,是一种工具,不能夸大,更不用说神化了。
不谈互联思想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最重要的是“互联网背后的本质”这个词。互联网商务、本质或商业、互联网金融、本质或金融,如果本质是互联网,那就错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