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初以来,房价这个话题一直很热门,,很多朋友每天都在转发各种分析房价的文章。可以说,房价的每一次波动都会影响人们的神经。
据媒体报道,由于北京房价上涨,北京的购房年龄被推迟。2010年,北京首期抵押贷款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是世界上最低的。到2013年,这一年龄达到了30岁,而今年,北京购房者的高峰年龄已经达到33岁,基本达到了世界平均年龄。
一方面,北京的房价近年来飞涨,虽然很多人因为害怕买不起房子而抢夺房屋,但这不是我们看到的表面,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子是不可能的。他们被迫推迟买房的年龄。这是一个客观的结果。
另一方面,由于房价过高等客观原因,年轻人并没有太快地投资于买房热潮,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比如租房,使得北京人继续推迟买房年龄。在这个年龄变化的背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买不起房子,住不起租房市场。
当你决定在这个大都市继续生活,和你的男朋友和女朋友一起组建一个家庭时,在中国这所房子是不可能被绕过的。
根据调查,年轻人急于买房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结婚”(69.5%),而50.2%的人认为“住房保障制度不健全,缺乏安全感”,而第三个原因是“昂贵的租金和不稳定的生活条件”(49.1%)。
据“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的年轻人需要父母的帮助才能在一线城市买房。大多数买房子的年轻人都是由他们的父母支付首付的。
对于依靠父母买房子甚至住的年轻人,51.0%的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认为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应该完全独立于经济,45.6%的人认为父母应该享受生活而不是花掉他们的积蓄,29.4%的人认为孩子应该在成年后养活他们的父母。同时,有44.7%的人认为年轻时经济疲软,依靠父母是正常的。38.1%的人认为父母在帮助子女实现生命价值,19.7%的人认为父母支持子女符合中国的社会道德规范。
许多家庭在帮助孩子买房子时选择卖掉他们的旧房子。从经济的角度看,在大城市出售他们家乡的房子是很有价值的。这项购买使他们的子女和子女的下一代能够确保基本生活,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理解的是,买房优先考虑子女和孙辈的未来发展。
虽然买房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困难的,但还是不能阻止他们买房。为什么?
首先,中国的区域和城市发展非常不平衡。几个大城市和重要的二线城市在医疗、教育、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占据了太多的资源。这些特权和优势,单靠个人斗争,基本上是难以实现的。但通过购买和安顿下来,享受这些先进的公共资源和服务更直接、更容易。
第二,年轻人向大城市迁移通常是为了追求阶级的飞跃,也是家庭的飞跃。在中国六七十年代以后,相当多的人成为移民,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他们成功地实现了从农村到二线城市的等级跃升。
这种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情况,从历史和全球的角度来看,这种阶级跨越速度是相当“不正常”的,将在新中国从无到有地打破一切阶级。目前,中国的每个家庭,尤其是一线城市,都需要全家人的支持。在一线城市买房是这一飞跃的第一步。如果你不尽快买房,随着一线城市房价的继续攀升,房价的跃升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三,在北方的广州和深圳等大型城市是全球资源的全球分配。因此,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高素质、高收入人才的不断涌入和土地供应的稀缺将导致房价上涨不可逆转的过程。
例如,2015年底,北京居民人口达到2070万,两年内增加了550000,不包括非居民人口的稳定流入。与人口增长相反,北京的建筑用地面积正在稳步下降。2016年仅售出448万平方米的土地,仅占2010年2056万平方米土地的21%,随之而来的是房价上涨的压力。
第四,一线城市房价暴跌的可能性太小.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一线城市的房价也没有暴跌。一线城市的房价在几个月内的上涨幅度总是超过下降幅度,上升了8至10倍。
据统计,在过去的十年里,北京和上海的房价上涨了3.8倍,年平均涨幅约为17.5%。深圳总体房价上涨5倍,年均涨幅为20.4%。在2006年之前,有多少人认为深圳、上海、北京和广州的房价会以这种方式上涨?
从综合家庭、生活、个人发展等角度来看,在一线城市购买房屋的人要么有能力,要么是有家庭的能力,很多人说他们不能在一线城市买房子,他们仍将通过各种努力或支持来实现他们在一线城市定居的梦想,当然,选择退休到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买家也没有短缺。
友情链接